敦煌研究院:披露莫高窟壁畫中的清明民俗風情
2015-04-07 11:33:00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莫高窟第217窟南壁的青綠山水圖像。 敦煌研究院提供 攝
莫高窟第23窟北壁畫面上烏云迷漫,細雨瀝瀝,一位農(nóng)夫揮鞭策牛耕地,一位農(nóng)夫肩挑莊稼。 敦煌研究院提供 攝
莫高窟第285窟南壁的圖畫。 敦煌研究院提供 攝
中新網(wǎng)蘭州4月5日電時值清明,敦煌研究院選取莫高窟中具有清明節(jié)氣特征的3幅壁畫,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向讀者講解古代的清明民俗風情。
古老的敦煌莫高窟壁畫雖以佛教經(jīng)典、佛教故事為主題,但在宗教因素之外,其中也蘊藏著豐富的民俗風情。
莫高窟第217窟南壁的青綠山水圖像,本是佛教經(jīng)變畫。其中一行三人,前有引導者,后面兩人乘坐騎前行。最為殊妙的是在畫面中的山間中點綴著幾株開著白花的小樹,仿佛在細節(jié)中展示出春天的到來。如果拋開畫面的宗教因素,這全然就是一幅踏青歸來的“春游圖”。
莫高窟第23窟北壁畫面上烏云迷漫,細雨瀝瀝,一位農(nóng)夫揮鞭策牛耕地,一位農(nóng)夫肩挑莊稼。田頭上坐著一家老少。畫面也是佛教經(jīng)變畫,本來是為宣揚平等佛慧,猶如甘露時雨,普潤萬物。但同樣在宗教因素之外,這也是一幅難得的古代“雨中春耕圖”。
莫高窟第285窟南壁畫面左側(cè)是一株垂柳,古代清明還有“折柳”的習俗,說法多樣。其一,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nóng)事祖師神農(nóng)氏;其二,清明也是鬼節(jié),值此柳條發(fā)芽時節(jié),人們便紛紛插柳戴柳以辟邪;其三,為了紀念為明志守節(jié)而焚身于大柳樹下介子推;其四,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柳條,喻意友人在別離后,能像離枝的柳條能很快地生根發(fā)芽,能夠隨遇而安。(編校/歐雪)
編輯:hi
關(guān)鍵詞:敦煌;壁畫;清明民俗風情
2015-03-30 19:37:00
2015-03-18 17:30:39
2015-03-14 16:43: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wǎng)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