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一切文明的底線。順風車一路飛奔的時候,既要把平臺安全放在前提性位置,更要窮盡一切可能將乘客安全置于平臺安全之前。
文丨鄧海建
近日,一則“失聯兩天,一名空姐深夜滴滴打車遇害”的消息引發(fā)關注。據了解,遇害空姐今年21歲,5月6日,在鄭州航空港區(qū)搭乘了一輛汽車趕往市內后遇害。鄭州市辦案民警表示,作案人員是一名滴滴司機,身上攜有兇器,兇手仍在潛逃中,警方正在抓捕。(5月10日《北京青年報》)
空姐殞命,叫人悲憤。雖然平臺并非直接責任人,但也確實暴露出其安全管理問題。
作為“互聯網+交通”的創(chuàng)新業(yè)態(tài),網約車解決了傳統出行的很多痛點,市場剛需一直強勁,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公布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2月,我國網約專車和快車用戶規(guī)模已達2.36億人,平臺競爭也異常激烈。對于網約車平臺企業(yè)來說,在地盤爭奪賽之后,“安全才是下半場”。
安全有兩個層面:一是道路交通安全,取決于司機的技術;二是乘客人身安全,取決于司機的良心。前者來說,管理難度可以靠技術甄別;后者而言,防微杜漸的標準仍難有定論。眼下,網約車企業(yè)要做的,當然是審視司機身份的審核標準和審核流程,在技術標準之外,更為穩(wěn)妥地關切司機的道德素養(yǎng)和法治精神。要不然,在體量龐大而依附疏離的平臺之上,想要管好千千萬萬的網約車司機,實在是“難以承受之重”。
這起網約車兇案,還是應該一分為二去看:一方面,它警示網約車平臺必須更為重視乘客人身安全權利。今年初,上海市消保委通報2018網約車出行舒適度、服務質量的評測結果,并給三家主要網約平臺開具“體檢單”,F在看來,這個“體檢”還須加入司機法治及道德素養(yǎng)等測評項目。順風車平臺更當與公安機關聯手建立更完善及時的布控系統和偵破聯動機制,在內部進一步完善司機安全和服務信用系統。另一方面,兇案讓人痛心并警醒,既提醒特定乘客群體注意用車安全,亦須客觀置于風險社會的現實語境考量——即便是正規(guī)出租車司機群體,小概率作奸犯科的兇案也并非難得一見。
安全,是一切文明的底線。順風車一路飛奔的時候,既要把平臺安全放在前提性位置,更要窮盡一切可能將乘客安全置于平臺安全之前。當然,對于公眾及公權部門來說,監(jiān)督并包容網約車平臺企業(yè)的成長,這仍是當下最大的方向。
編輯:
林馥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