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wǎng)濟南5月1日消息(記者程立龍 唐磊)“胳膊使點勁兒,穩(wěn)!”5月1日晨曦微露,一輛吸糞車開進了濟南市堤口路136號小區(qū)。濟南市城肥清運服務中心的呂修軍麻利地戴上手套和口罩,拿起釘耙熟練地勾開化糞池的蓋子,沼氣數(shù)值監(jiān)測、通風散味、支起防護欄……各項準備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著。

刺鼻的腐臭味在空氣中蔓延開來,周邊的群眾忍不住捂住了口鼻,而此時的呂修軍鎮(zhèn)定自若,在同事的配合下,走向吸糞車,卸下一根碗口粗的吸污管,雙手一前一后緊握管壁,慢慢送入化糞池中……

“這幾棟樓建成于20世紀70年代,目前居住著百余戶居民。由于地下管網(wǎng)鋪設不夠合理,配套設施老化嚴重,化糞池運行情況一直牽動著居民的心!鄙鐓^(qū)負責人望著紅磚樓感慨地對記者說。

在吸糞車的轟鳴中,路過的許女士認出了呂修軍,“就是他,上次化糞池堵了,他掉了一只手套,就光著手扶著那么臟的抽糞管,讓我感動得了不得!太感謝他了!”許女士對記者說。

其實,像這樣的場景呂修軍已經(jīng)習以為常。2011年,他從部隊轉業(yè)來到濟南市城肥清運管理二處,現(xiàn)在負責濟南市天橋區(qū)堤口、濼口、藥山辦事處開放式社區(qū)420余處化糞池和32處公廁的清疏工作。

“說實話,剛剛轉業(yè)時,從事這樣一份工作,我的心理落差還是很大的!眳涡捃娬f,“在部隊我是拿炒勺和炒鍋的,轉業(yè)后我卻挑起了糞挑!

“干這行你后悔嗎?說實話,我也曾這么問過自己!眳涡捃娬f,人們不愿意聞到臟臭的氣味,是一種本能反應,但是,總得有人和臟臭的糞水打交道。既然自己干了這一行,就不能輕易言棄,而這一干,就是14年。

“這幾年,濟南發(fā)展越來越快,我們的工作條件也越來越好!眳涡捃娬f,隨著市政管網(wǎng)的完善,居民家庭的旱廁已改造成水沖廁所,“污水直接進入市政管網(wǎng),我們就不用挨家挨戶敲門挖旱廁了!背欠嗜艘矎摹凹鐡S挑子”的作業(yè)方式轉變?yōu)闄C械化操作,大小疏清車、高壓疏通車……不同的設備可以完成不同街道、各種小區(qū)的清疏工作。機械化操作不僅大大提升了保潔效果和效率,也減輕了城肥人的勞動強度。

“如果讓我再選擇一次工作,我還是會選擇做城肥人!眳涡捃娦χf,無論是日常清疏還是緊急搶險,疏通之后社區(qū)居民的笑臉是對自己最大的認可,“我們疏通的是管道,連接的是民心!

視頻支持:郭巧巧 張浩銘 劉云通 朱夕睿

編輯:唐磊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wǎng)”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wǎng)“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lián)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chuàng)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