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歷史的足跡,聆聽歷史的啟迪;赝2018,我們經(jīng)歷了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等重要紀念日。2018年作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通過,黨的十九大確定的重大理論觀點和重大方針政策載入國家根本法;國家監(jiān)察委員會等多個新組建部門掛牌,黨和國家機構改革順利推進。
2019年已經(jīng)到來。展望新的一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等重要而特殊的黨史國史紀念日即將到來。黨史頻道為您盤點新一年重要的黨史國史紀念日,以饗網(wǎng)友。
2019年3月 西柏坡會議(七屆二中全會)召開70周年
在中國人民解放戰(zhàn)爭即將取得全國勝利的前夕,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共中央在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村召開了七屆二中全會。毛澤東主持了開幕會議,并于3月5日代表中央政治局作了《在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報告》。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等27人在會上發(fā)了言。
毛澤東在七屆二中全會上作報告。
會議著重討論了毛澤東的報告,通過了《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決議》。全會批準了1945年6月黨的七屆一中全會以來中央政治局的工作,認為“中央的領導是正確的”;全會批準了1949年1月14日毛澤東主席對時局的聲明;全會批準了由我黨發(fā)起召開新政治協(xié)商會議及成立民主聯(lián)合政府的建議。會議還通過了《關于軍旗的決議》,規(guī)定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旗應為紅底,加五角星,加“八一”二字。最后,毛澤東代表中央政治局對全會作了結論報告。結論報告總結了“黨委會的工作方法”的12條經(jīng)驗,強調要發(fā)揚黨內民主,加強集體領導,改進工作作風和工作方法。號召各級干部要學好馬列的12本書。
會議決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一、確定了促進革命迅速取得全國勝利的各項方針。二、決定將黨的工作重心由鄉(xiāng)村轉到城市。三、決定了黨在全國勝利后的一系列基本政策。四、強調要加強黨的思想建設,防止資產(chǎn)階級思想的腐蝕。最后,全會根據(jù)毛澤東的建議,提出了防止資產(chǎn)階級腐蝕的反對突出個人的六條措施:1.不給黨的領導祝壽。2.不送禮。3.少敬酒。4.少拍掌。5.不用黨的領導者的名字作地名、街名和企業(yè)的名字。6.不要把中國同志和馬、恩、列、斯平列。
黨的七屆二中全會是一次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會議。它在革命的轉變關頭,為黨奪取全國勝利和建設新中國,作了政治上和思想上的準備。
2019年5月4日 五四運動一百周年
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發(fā)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
5月4日下午,北京大學、高等師范學校等十三所學校的三千多名學生,沖破軍警的阻撓到天安門前集會演講,后舉行游行示威,提出“外爭主權、內除國賊”“取消二十一條”“拒絕和約簽字”等口號,同時要求懲辦親日派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游行隊伍向東交民巷進發(fā),遭到使館巡捕的阻攔,轉而來到趙家樓胡同曹汝霖的住宅。學生沖入曹宅,曹汝霖急忙躲藏起來,正在該處的章宗祥受到學生痛打,曹宅也被焚燒,軍警當場逮捕了三十多名學生。北京學生實行罷課,通電全國表示抗議。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學的游行隊伍向天安門進發(fā)。
北京學生愛國運動的影響迅速擴大。天津、上海、長沙、廣州等城市和全國各地紛紛舉行游行示威。在國外的中國留學生和華僑也展開了愛國活動。當時在上海的孫中山表示深切的同情和支持。北京政府被迫于5月7日釋放被捕學生,但又下達鎮(zhèn)壓學生運動的命令。6月3日北京各校學生分組出發(fā)到街頭演講;6月4日出動更多的學生進行宣傳活動,兩天內竟有近千學生遭到逮捕,從而激起了全國人民更大的憤怒。上海人民首先起來,學生罷課,工人罷工,商人罷市,大力聲援北京學生。特別是上海工人從6月5日起發(fā)動了有六七萬人參加的政治大罷工;南京、天津、杭州、濟南、武漢、九江、蕪湖等地工人,也都先后舉行罷工和示威游行。北京政府為之震驚,不得不于6月6日釋放全部被捕學生。10日宣布“批準”曹、章、陸三人“辭職”。28日,中國代表團拒絕在對德和約上簽字。五四愛國運動勝利地告一段落。
上海罷工罷課罷市結束,學生舉行游行慶祝。
五四運動是新文化運動的繼續(xù)和發(fā)展。1915年陳獨秀創(chuàng)辦《青年》雜志,次年改稱《新青年》,舉起“民主”和“科學”兩面旗幟,猛烈抨擊封建主義舊文化,提倡新文化。隨后,還提倡白話文代替文言文,并在“文學革命”的口號下,提倡新文學。1917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在中國人民中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中國的先進分子開始用無產(chǎn)階級的宇宙觀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
五四愛國運動中,中國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具有初步共產(chǎn)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由此開始深入工人群眾,促進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chǎn)黨的建立從組織上和思想上作了準備。
五四運動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結束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五四運動后,中國革命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于1949年12月正式宣布以五月四日為中國青年節(jié)。
2019年10月1日 新中國成立70周年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時,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在北京舉行第一次會議,會上一致決議: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接受《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為政府施政方針,選舉林伯渠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秘書長,任命周恩來為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朱德為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沈鈞儒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羅榮桓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檢察署檢察長,并責成他們從速組成各級政府機關,執(zhí)行各項政府工作。同時決議:向世界各國政府宣布,本政府為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等項原則的任何外國政府,本政府均愿與之建立外交關系。
下午3時,首都30萬軍民齊聚天安門廣場,舉行開國大典。毛澤東宣讀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升起了莊嚴的國旗。朱德宣讀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命令,命令人民解放車迅速肅清國民黨一切殘余武裝,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國土,同時肅清土匪和其他一切反革命匪徒,鎮(zhèn)壓他們的一切反抗和搗亂行為。接著舉行了閱兵式。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對中國人民反動統(tǒng)治的徹底結束。中國人民從此成為中國社會的真正主人。中國從此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開始進入新民主主義社會,并向社會主義社會過度。
2019年12月19日 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
1984年2月,鄧小平會見美國喬治城大學戰(zhàn)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代表團。會談時說到用“一國兩制”的方法解決中國的統(tǒng)一問題。
1999年12月20日零時,舉世矚目的中葡兩國政府澳門政權交接儀式在澳門文化中心花園館隆重舉行。澳門回到闊別已久的祖國母親的懷抱。
1999年12月19日23時42分,澳門政權交接儀式開始。12月20日零時整,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奏響雄壯激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qū)區(qū)旗冉冉升起。46秒后,兩面旗幟同時升到旗桿頂端,冉冉飄揚。至此,中葡兩國政府完成了澳門政權的交接。
澳門政權交接儀式
2014年12月20日,習近平在慶祝澳門回歸祖國15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qū)第四屆政府就職典禮上強調,“一國兩制”是國家的一項基本國策。牢牢堅持這項基本國策,是實現(xiàn)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wěn)定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符合國家和民族根本利益,符合香港、澳門整體和長遠利益,符合外來投資者利益。
2019年12月 古田會議召開90周年
古田會議會址(圖片來源: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展覽)
1929年12月下旬,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四軍第九次黨的代表大會在福建上杭縣古田鎮(zhèn)召開。會上,毛澤東、朱德作了報告,陳毅傳達了中央9月指示信的精神。
會議總結了紅四軍建軍以來的經(jīng)驗教訓,批判了紅四軍黨內存在的各種錯誤思想,提出要以無產(chǎn)階級思想建設人民軍隊。會議通過了毛澤東主持起草的《中國共產(chǎn)黨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決議案》,指出了紅四軍黨內各種非無產(chǎn)階級思想的表現(xiàn)、來源及糾正方法;強調要把黨的思想建設放在首位,同時加強黨的組織建設;闡明紅軍是一個“執(zhí)行革命的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決定著軍隊的性質和面貌,這是紅軍建設的根本原則;規(guī)定紅軍除了要進行打仗消滅敵人的軍事活動之外,還要擔負起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武裝群眾、幫助群眾建立革命政權以至于建立共產(chǎn)黨的組織等項重大任務!稕Q議案》還闡明了必須在軍內外建立起正確的官兵、兵民關系,闡明了對待敵車應該采取的正確政策。這個《決議案》是中國共產(chǎn)黨和紅軍建設的綱領性文件,對黨和軍隊的建設與發(fā)展起了重大指導作用。
古田會議第一次以決議的形式確立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第一次以決議的形式規(guī)定了我軍的性質、宗旨和任務:“中國的紅軍是一個執(zhí)行革命的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惫盘飼h宣示著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這支軍隊正在進行的戰(zhàn)斗,不同于中國歷朝歷代的任何一次暴動、起義或者“國民革命”。這個政黨指揮的槍桿子,要為人民打江山,建立一個人民的政權。
(資料來源:新華社;人民網(wǎng)·中國共產(chǎn)黨新聞網(wǎng)、黨史上的今天、黨史百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