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上海1月2日電(記者沈文敏)你上一次掏錢包是什么時候,一周前?一個月前?今天,螞蟻金服旗下支付寶發(fā)布2017年全民賬單。數(shù)據(jù)顯示,隨著移動支付的普及,上海人的生活方式正悄然巨變:不帶錢包出門已成為上海人的新習慣。
2017年,上海的支付寶用戶移動支付占比為82%,創(chuàng)下新高。與此同時,數(shù)據(jù)顯示電商平臺上“錢包”的搜索量首次下降。隨著支付寶推出收錢碼、普及乘車碼、支持掃碼騎共享單車……只帶手機出門,掃碼、被掃碼已成為中國人的日常,這一年堪稱中國的“碼年”。
這一年,移動支付改變的生活方式不僅僅是不帶錢包:通過移動支付積累信用,上海人共信用免押金19億元;通過在線繳納水電煤等低碳行為,1046萬上海用戶在螞蟻森林共減排超過12萬噸,全國第一減排量相當于省電近2億度,累計為地球種下85.9萬棵真樹,也是全國第一。
10筆支付8筆用手機,上海人新習慣:不帶錢包出門
支付寶全民賬單顯示,2017年上海移動支付占比達到了82%。隨著移動支付的場景幾乎涵蓋各個方面,越來越多的人能不帶錢包出門。
“阿里數(shù)據(jù)”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也證實了這一趨勢:過去3年,整個箱包類的搜索量和增長率均穩(wěn)步上升,但“錢包”的搜索量在2017年首次呈下降趨勢。
移動支付占比飆升的原因之一是支付寶收錢碼的普及。一年來,遍布中國大街小巷的超過4000萬小商家,靠這張二維碼貼紙實現(xiàn)了收銀環(huán)節(jié)的數(shù)字化,F(xiàn)在,不管是在餐廳買單、商店購物,還是抓娃娃機和烤紅薯攤,甚至街頭藝人,都能支持手機支付。
公共服務也能支持移動支付,出門帶錢包的理由又少了一個
上海各公共服務部門通過在支付寶上開設“窗口”,已經能讓上海人不用出行,坐在家中也能繳費、辦事。2017年,上海人在支付寶中辦理過各種公共服務。其中最受市民歡迎的三項服務是生活繳費、社保三金賬單、實時公交查詢。
繳費、購物、出行都能不用錢包的這一便利,也正延伸至更多國家和地區(qū)。2017年,支付寶加快了伴隨中國人走出去的腳步:累計接入了36個境外國家和地區(qū)的數(shù)十萬商戶。這一年,上海人也更愛出境玩了:出境游的支付筆數(shù)比去年多了280%。上海人最愛的目的地是日本、泰國、香港。
撬動社會更大潛能,移動支付引發(fā)的連鎖反應
移動支付帶來的不僅僅是個體不帶錢包的便利,還能對社會產生一系列的正向影響。一方面,移動支付能積累信用,再通過信用讓更多人能享受到信貸、保險等更多金融服務。
移動支付也讓貧困地區(qū)獲得了更多機會,在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和連片特困地區(qū)縣中,螞蟻金服服務了795個,為其提供便捷的支付、信貸等服務。2017年,這些地方的平均移動支付比例為90%,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移動支付以及因其積累的信用,還能讓社會資源更高效的運轉。比如信用免押金,2017年,享受到芝麻信用免押金服務的上海用戶比去年增加了756%,免交押金19億。減免的押金,用戶可以用在更重要的地方,為社會創(chuàng)造更多價值。
上海人在低碳環(huán)保的概念上,穩(wěn)穩(wěn)引領全國:通過在線繳納水電煤、公共交通出行等低碳行為,1046萬上海用戶使用螞蟻森林,用戶量全國排名第一;上海人共減排超過12萬噸,減排量相當于省電近2億度,全國排名第一,累計為地球種下85.9萬棵真樹,全國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