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西安2月8日消息(記者劉濤 通訊員李銀昌)早上8點,原本已經下班的代志明裹著大衣,作為“替補隊員”,來到三站臺的地道口,檢查照明設施,清掃地面的障礙物!榜R上有上千人的返鄉(xiāng)大客流,這里是關鍵處所,不能馬虎!
59歲的代志明算的上是安康火車站的老職工,從1983年參工算起,在車站工作已經36年了,將運轉和客運20多個工種和崗位幾乎干了個遍。今年,臨近退休的他,將在客運員崗位上度過最后一個春運。
祖籍重慶的老代一家是“三代鐵路人”,父親曾參與修建進疆鐵路,后來幾經輾轉最后落戶陜西安康。兒子代嵩倫今年34歲,退伍后也來到鐵路,現在是車站上水工。
一個是站臺上的客運員,一個是股道里的上水工,父子倆現在的位置和二十多年前似曾相識。1983年,代志明剛參加工作第二年便有了兒子,由于夫妻兩工作晝夜顛倒,無暇顧及,便經常上班時將兒子安置在車站的“托兒所”,火車站成為了代嵩倫從小到大學習、玩耍的地方,用他的話說,小時候見過的火車比汽車都多,父子倆平時聊得最多的也是鐵路。
那時候,代嵩倫在站臺上,父親在股道里,盡管只有幾米之隔,但他只能看到父親在股道里來回奔跑上水的身影,扯著嗓子吼著“一二一,加油”為父親打氣。閑暇之余,父親還時常出題考他上水工作的流程,什么時候開閘、什么時候插管,他都能對答如流。成年后,代嵩倫只身外出求學、參軍,父親也因為身體緣故轉崗到站臺客運員崗位,兩人都漸漸遠離了熟悉的上水現場。
2008年退伍后,代嵩倫回到了鐵路,去小站干起了助理值班員。2013年,為了方便年邁的父母,盡管上水工作比助理值班員更加的艱苦,他還是主動請纓,如愿調整到上水崗位。
幾十年的光陰如同立在父子間的一面鏡子,現如今,父子倆正好交換了位置。父親在站臺上,他奔跑在股道里。但由于工作性質和班次不同,卻不能碰面,經常一個上班,一個下班,三天才能見一次。
盡管沒了吶喊聲,卻少不了默默的關注和愛護。春運期間,父子倆的工作量幾乎是平時的2倍,父親代志明日均要在站臺上站立8個小時以上,負責60多趟列車、近2萬名旅客和上百人的重點旅客安全乘降;兒子代嵩倫日均要拽著20多米長、30來斤重的水管,在股道中往返10公里以上,為近100趟列車上水。
“比起我干上水的時候,現在條件好多了,自動化的設備也運用了。我快退休了,但他還年輕,要負責任、有干勁,在崗一分鐘,就要干好60秒!闭f起大半輩子經歷過的20多個崗位,老代仍是對上水崗位“情有獨鐘”,也希望兒子能在崗位上有一番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