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生,請你想想辦法,讓她盡快回學校,這樣休學在家一個學期,我們都快瘋了。”馬女士(化名)第一次走進杭州市七醫(yī)院就診時,幾近崩潰。14歲的女兒小欣(化名)已長得跟媽媽差不多高,濃妝艷抹,一副成人打扮。

  青少年心理健康專家王奕權(杭州市青少年心理健康促進(診療)中心執(zhí)行主任)轉(zhuǎn)臉先“批評”媽媽:“這可萬萬急不來,多數(shù)孩子的這類情緒心理問題是被‘急’出來的,家長再這么做,很可能會適得其反!
  女兒很“佛系” 爸媽不同意
  “路人甲”是小欣給自己的定位,從小到大,長得一般,成績也一般,她對自己的要求一直都是“過得去”就好。可在爸爸媽媽看來,女兒太“佛系”,只要再努努力,就能更好一些。于是,門門課都給她報了輔導班,還花大價錢上一對一。有時,小欣想請假休息,媽媽也總是拒絕。
  然而,多年來大量時間和金錢的投入,并沒有獲得明顯的效果,小欣反而更厭惡學習。進入初中以后,問題出現(xiàn)了。只要一提學習,小欣就感覺頭痛、胸悶、惡心、喘不上氣等各種不適,因此三天兩頭請假。
  馬女士帶女兒上醫(yī)院做了一堆的檢查,結(jié)果都說沒啥問題,最終考慮是焦慮所致,便試著用上了抗焦慮抑郁藥。吃了一段時間后,各種不適癥狀緩解了,但小欣說還有點心情不好,做事提不起興趣。對此,大家誤以為病情已有好轉(zhuǎn),商量著繼續(xù)加大藥物劑量好讓她趕快徹底好起來。
  不過,馬女士等來的是,小欣整天坐立不安,晚上睡不著,白天昏昏欲睡,還說自己身上有很多螞蟻在爬,完全沒辦法跟上學校的節(jié)奏,從初二開始便休學在家。
  “她每天都無所事事,要么躲在房間里胡思亂想,要么去胡亂花錢,我們說一下就發(fā)脾氣。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丟掉生意的事專職管她,可怎么管得住啊?有一次,我看到她手臂上有好幾道劃痕,嚇得心都揪起來了。”
  不要過早 給孩子貼上“標簽”
  王奕權告訴馬女士,青少年雖然在生理上已發(fā)育得接近成人,但心智上的成長一下子還跟不上,當遇到困難、目標不明確、壓力太大等情況時,自己消化不了,便會轉(zhuǎn)化成情緒不穩(wěn)定,表現(xiàn)為焦慮、抑郁。
  小欣最初出現(xiàn)各種身體不適,便是一種焦慮情緒的表現(xiàn)。當時,如果有人能耐心去了解她,找到她情緒不穩(wěn)定的原因,并幫她一起調(diào)整,及時釋放掉負面情緒,很快便能回歸到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
  反之,孩子早早被貼上“焦慮癥”或“抑郁癥”標簽,對他們內(nèi)心是一次不小的打擊,而在休學的日子里很可能走向兩個極端,或是過早接觸社會,或是宅在家里成為“廢人”,如果再加上不科學用藥帶來的副作用,簡直就是雪上加霜。
  在王奕權看來,如今的小欣已不是單純的焦慮或是抑郁,而是青少年雙相情感障礙,因此,在治療方案上做了全方位調(diào)整。藥物上逐漸減少抗焦慮抑郁藥,適當加一些心境穩(wěn)定劑,并增加了心理輔導。從年初至今,小欣的情緒已不再像過去如坐過山車一般,每天規(guī)律作息,有時還能靜下心來看會閑書,或是跟媽媽一起到戶外做做運動。
  而有了前車之鑒,這一次馬女士再也不敢急于求成。根據(jù)王奕權的建議,他們報了周末興趣班,在相對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下,既能學知識又能跟同齡孩子接觸。
  一起為孩子 創(chuàng)建一個“心靈驛站”
  其實,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小欣”及其家庭備受青少年情緒障礙的困擾。
  王奕權提醒,不要急著給這些孩子下診斷,因為這并非都是疾病所致。可以先試著鼓勵他們上興趣班,在相對寬松的環(huán)境里松一松情緒,多數(shù)孩子可以不藥而愈。至于真存在心理疾病的孩子,恰當?shù)男睦矸潘梢灿兄诰徑獠∏椤?/div>
  王奕權坦言,幫助青少年順利走出情緒障礙,需要家庭、學校、醫(yī)院協(xié)作合力。因此,他一直在呼吁并努力促成,由三方一起,為這些暫時不適宜回學校正常上學的孩子創(chuàng)建一個“心靈驛站”,供他們喘息,等他們“滿血復活”了,再重新回到“賽道”。(記者 何麗娜 通訊員 李彬)
編輯: 馬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