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過了晚上9點就不用寫作業(yè)!苯,有地區(qū)針對學生減負問題公開征求意見。方案一經(jīng)發(fā)布,便觸發(fā)了不少家長的擔憂:“用不了多久,孩子就得成學渣了!”

  而這樣的場景,似乎已成為某種固定的互動模式:每有減負政策出臺,總有家長“坐不住”。究其原因,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在于,減負的“大刀”砍來砍去,往往只是在學校“一頭”。可在家長心里,教育是頭等大事,關乎孩子未來,學習時間越短,成才的擔憂就越重。放學早了,怕撒野去玩不務正業(yè);作業(yè)少了,怕練習不夠成績糟糕,于是乎,學校課上“減”,家長課外“加”便成為了某種被動而無奈的選擇。對孩子來說,從書山題海、超綱教學,到上不完的特長班、線上課,身上的“書包”非但沒有減輕,反而翻著花樣倍增。難怪有人會調(diào)侃,學校越來越“松”,家長和孩子越來越“瘋”。

  教育到底是該減負還是增壓?首先必須明確的是,減負不是失壓,快樂不是“放水”。曾經(jīng)輿論場上有種聲音,認為西方教育之所以先進,就在于“快樂教育”,越自由越輕松越成功,然而事實證明這純屬誤讀。長期以來,中國的基礎教育以扎實見長,孩子們在勤學苦練里打牢基礎,也涵養(yǎng)了刻苦專注的品性。這種效果在一代又一代中國學子身上都有鮮明呈現(xiàn),現(xiàn)在也為西方國家所推崇?梢哉f,過于強調(diào)輕松學習本不科學,嚴師、嚴管是教育的必要條件,在學習上有點壓力、吃些苦頭也是學生階段必經(jīng)的過程。

  減負,不是削弱學校教學的分量,反而是對其“能量密度”的進一步倒逼。當學校教學的“營養(yǎng)”充足時,在課外時間才能更好放松身心,這才是減負的一體之兩面。在這方面,相關政策得繼續(xù)動真格,整治“超綱考”調(diào)整指揮棒是必要的,同時也要科學平衡學校與家長之間的責任分配。眼下,作業(yè)家長來改、學習家長督促、特長家長培養(yǎng)的現(xiàn)實背后,其實是一些教育責任從學校向家庭轉移,而家長能力、精力有限,往往倉皇加壓而又不得其法。因此,減負不能光在課堂時長、作業(yè)數(shù)量上做減法,更應該提高學校教學的質(zhì)量,讓孩子應學盡學,在此基礎上加強學校與家庭的溝通,充分贏得家長的信任,從根上紓解“掉隊”焦慮。

  讓孩子健康成長,是父母老師的心愿,也是全社會的共同期望。重質(zhì)量地教學,有針對地減負,孩子們的書包分量會更合理,千萬家庭也能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