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出面談藥價 半年只有三家降價問題出在哪?
2016-06-20 10:02:00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6月20日消息 據(jù)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近日,國家衛(wèi)計委公布了首批國家藥品價格談判結果,有三家藥企的專利藥完成“降價”。在完成降價的藥物中,用于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和用于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3種藥品降價幅度分別達到67%、54%、55%。這樣的降價幅度讓人贊嘆,但業(yè)內人士認為,在國家出面談判的情況下,花了半年時間卻只有3家同意降價,并且這次降價的藥品多是專利過期或者即將過期的藥物,其實結果并不令人滿意。
從去年6月1號起我國取消了絕大部分藥品政府定價,建立以市場為主導的藥品價格形成機制。這一改革,讓公眾看到了政府治理藥價虛高問題的決心。去年11月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部署加快推進價格改革時又特別強調“藥價要下來,服務要上去”。取消藥品定價,并不意味著放棄監(jiān)管,如何發(fā)揮好市場和政府“兩只手”的作用,真正實現(xiàn)科學定價、切實減輕患者負擔,還需要不斷摸索。政府出面談藥價,半年只有三家降價問題出在哪?財經評論員劉艷就此做出解讀。
劉艷:要看到這輪談判積極的一面,至少政府沒有重走純粹的直接行政手段的老路,而是選擇了博弈和談判。之所以這樣一個價格談判難度大,效果并不是特別顯著,核心就在于藥價的博弈主體是多元化的,顯然不僅僅包括政府與藥企,是政府與公立醫(yī)院、醫(yī)保體系以及與藥企多元主體相互的博弈,這是個系統(tǒng)工程。之所以博弈主體的多元化導致了談判的過程當中的難點,這和原有的政府相應的藥品定價機制有關。
從現(xiàn)有的藥價定價機制來講,通常有三個方面,一是政府定價,二是招投標定價,三是市場自主定價。對于藥品的定價,其特殊性決定了不能夠純粹用市場定價來完成,這就涉及到成本定價,也即政府在談判過程當中,應該充分了解和明晰藥企實際的成本信息,要全面和系統(tǒng)的考慮問題,這可能是未來政府與藥企以及多元主體之間的博弈過程當中需要注意的策略。同時也給我們一個啟示,即在這樣的談判中,政府應該由直接參與定價談判轉向制定博弈談判的規(guī)則,這是未來可以預期的一個趨勢,也是一個科學的方法。
第二個層面來講,對老百姓而言,藥品消費和普通消費品不同,對藥品很難有過多的選擇權,這種決策權往往由醫(yī)生掌握,所以政府應該有相應的制度設計來約束醫(yī)生開藥的動機以及回扣問題。
未來定價的科學性也可以借鑒國際經驗,形成一個真正意義上常態(tài)化的價格談判機制。藥價的定價機制看似是一個單一的點,實際它會帶動整個藥改、醫(yī)改,所以系統(tǒng)的改革跟進,才能夠讓政府在藥價談判過程當中顯出更大的談判能力以及達到老百姓預期的目標。
編輯:趙亞蕓
關鍵詞:政府;藥價;定價機制;藥企
這兩天,中國之聲報道了陜西嵐皋縣180名農民工在河北青龍縣從事礦產勞務開采,因為發(fā)包方——青龍縣江成礦業(yè)有限公司拖欠工程款,導致農民工遲遲拿不到工錢。嵐皋縣政府組成工作組,與青龍縣方面溝通協(xié)調7個月,至今無果。
2016-06-18 08:00:00
裝修好的辦公樓“鐵將軍”把門,門前竟然成了菜地、廢品場;主樓空著,既不敢搬又難以另做他用,幾百人仍然擠在小配樓里辦公……自從《關于黨政機關停止新建樓堂館所和清理辦公用房的通知》2013年7月印發(fā)之后,各地廣泛出現(xiàn)的新建辦公樓閑置的問題備受關注。
2016-05-23 09:17:00
“熱線”不“熱”,看似便民的措施往往成為擺設。對此,中國網評論,“熱線”成了“冷線”,淪為“服務人民”的“道具”,可以隨時應付上級檢查,卻把民意“拒之門外”,打著便民的幌子,大搞形式主義,顯然背離了初衷。
2016-05-17 10:09: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