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百色10月19日消息(記者梁瑜琳)9月25日至10月7日,廣西百色市接連遭受“樺加沙”“博羅依”“麥德姆”三輪臺風影響,遭遇歷史罕見的持續(xù)強降雨。

據悉,靖西、德保、田陽、那坡等縣(市、區(qū))過程雨量超過400毫米,最大降雨量達698.4毫米,全市平均降雨量較歷年同期偏多5倍以上,12個縣(市、區(qū))不同程度受災。其中,靖西、德保平均降雨量較歷年同期偏多8倍至9倍,受災最為嚴重。

災情發(fā)生后,百色市委、市政府及各縣(市、區(qū))及時啟動應急響應,第一時間組織開展災害應對和搶險救災等各項工作,積極組織群眾避險轉移。截至目前,百色市緊急安全避險轉移1.02萬人,緊急轉移安置群眾6963人,實現(xiàn)了“零因災死亡、零人員失蹤”。

黨中央、國務院和自治區(qū)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百色災情,緊急調撥4批次共22910件救災物資,市縣也自行調配了23382件救災物資,已陸續(xù)調撥到各災害點;此外,各級財政統(tǒng)籌調撥1398萬元救災資金,全力保障救災工作的有序進行和受災群眾的生活所需。在這過程中,社會各界及愛心人士也給予了高度關注和大力支持,截至10月17日,共收到捐助款物約1698萬元。

在受災群眾生活保障方面,百色市對不同人員采取分類服務,確保每一位受災群眾都得到及時救助。對集中轉移安置的群眾實行專班化服務,及時配送各類物資,讓受災群眾有飯吃、有衣穿、有干凈水喝、有臨時住所、有基本醫(yī)療保障;對就地高處避險沒有轉移出來的群眾,派專班定期配送生活物資,對有醫(yī)療需求的群眾及時送醫(yī)送藥上門;對投親靠友的群眾,我們派專人跟蹤聯(lián)系,掌握他們的生活情況,及時提供幫助。

據統(tǒng)計,百色市累計出現(xiàn)365處內澇點,目前仍有122處尚未消退,主要集中在靖西市、德?h、田陽區(qū)等地。

為積極應對內澇災害,百色市及時組織水利、水文、自然資源等方面的專家分組赴各內澇點積極探尋排澇治澇方案。自治區(qū)層面派出應急管理、水利水文、地質巖溶、消防救援、安能施工等方面的專家隊伍趕赴內澇嚴重的德保、靖西開展技術指導,區(qū)市專家赴各內澇點深入勘查、科學研判、反復論證,針對各內澇點實際情況制定“一點一策”治理方案。

下一步,百色市將按照專家組制定的“一點一策”排澇治澇方案,全力做好各內澇點的排澇治澇工作,及時對內澇已經消退的村莊進行垃圾清淤、消殺防疫、房屋安全評估及飲用水檢測等,做好受災群眾安置和生活服務,加快修復受損的交通、水利、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并組織技術人員上門提供種植、養(yǎng)殖技術指導,幫助群眾做好農作物補種、改種和畜禽補欄等相關工作。

編輯:滕艷嬌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lián)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chuàng)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