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市屬公園暑期紅色游持續(xù)升溫
9條公園紅色線路成為“經(jīng)典游”
記者從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了解到,市屬公園暑期紅色線路持續(xù)升溫。中共中央北京香山革命紀念地舊址、陶然亭公園慈悲庵、中山公園來今雨軒等北京市屬公園中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持續(xù)打造定制化暑期服務與沉浸式“課堂”體驗,讓革命薪火代代傳承,為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書寫生動注腳。
自今年7月以來,市公園管理中心整合香山雙清別墅、頤和園益壽堂等革命舊址資源,推出24項精準化服務項目,目前已開展主題黨團日活動137場。重點面向暑期游、研學游等團體推出“1+N”紅色課堂,融入音樂快閃、讀書分享會等形式,打造紅色音樂思政課、青少年志愿講解等品牌活動,在公園奏響銘記歷史、致敬先烈的時代強音,已開展活動講解1582場次。
以市屬公園紅色印跡為主題打造的9條公園紅色線路成為今年暑期的又一“經(jīng)典游”。香山革命線通過“趕考·香山——行走的思政課堂”紅色研學游還原進京“趕考”歷史;從“保衛(wèi)華北”石刻到萬萍荷香,國家植物園“一二·九”運動紀念地、玉淵潭公園中國少年英雄紀念碑串聯(lián)起抗戰(zhàn)烽火線路;青春覺醒線路吸引青少年、學生團體到中山公園來今雨軒、陶然亭慈悲庵打卡,探尋中國共產(chǎn)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的故事。在陶然亭公園“高君宇烈士墓”前,小學生白筱棠在研學手冊上寫道:“觸摸墓碑上‘我是寶劍’的刻字,突然明白了什么是‘我以我血薦軒轅’”。
覆蓋香山公園內(nèi)八處革命舊址的“紅色印跡”集章打卡活動持續(xù)升溫,各地游客通過集章打卡、紅色文化宣教員實地講解,深度探訪革命舊址,重走進京“趕考”路。有大學生社會實踐團隊在社交平臺上分享暑期紅色文化打卡記錄,第一站便來到中山公園。中山公園“我心中的少年中國”系列紅色文化活動融入研學、講堂和少年中國學會專題展元素,報名參與的青少年同比提升50%。在頤和園,每天都有家長帶著孩子慕名來到益壽堂聆聽講解、競賽答題,趁暑期以親子紅色游的形式,感受紅色文化,涵養(yǎng)家國情懷。
市公園管理中心宣傳處處長呂文軍表示,9月起,公園紅色景點預計迎來新一輪客流高峰,市公園管理中心將通過三項舉措強化公園中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功能。一是打造金秋紅色游主題游線,二是面向社會招募青少年參與公園志愿講解,三是公園紅色宣教團隊走進校園與同學交流授課。市屬公園致力于讓紅色資源“活起來”,使愛國主義教育既有歷史厚度,又有時代溫度。(記者 代麗麗)

關注精彩內(nèi)容